http://frru.cn:9141/
添加时间:尽管如此,“一切为了合规”的滴滴支付还是于近期被交通运输部点名。11月28日,交通运输部在通报顺风车存在的问题时明确指出,部分产品资金结算模式不合规存在资金安全风险。据媒体报道,此前在滴滴支付服务协议中,滴滴称,在使用其他本公司支持的付款方式进行支付时,用户无需输入密码即可在一定额度内完成支付,“本公司会按照商家确定的金额从用户资产(扣款渠道视情况而定)里扣款给商家”。上海市消保委还曾因为免密支付可能存在漏洞,或导致消费者的财产损失问题依法向滴滴出行进行查询,并于5月31日约谈过滴滴出行。
10. 加强科学伦理审查和监管。有关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须恪守科学道德,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相关单位建立资质合格的伦理审查委员会,须对相关科研活动加强审查和监管;相关科研人员应自觉接受伦理审查和监管。11. 强化承担单位和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责任。承担单位应发挥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主体责任,结合单位实际,修订完善内部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任务书的承诺,做好组织实施和支撑服务;中央高校、科研院所要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对科研需要的出差和会议按标准报销相关费用,进一步简化优化报销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报销管理机制;加强单位内部的政策宣传与培训,强化科研人员的责任和诚信意识,对违背承诺与诚信要求的,加强责任追究,对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联合惩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要深入落实下放科技管理权限工作,及时向项目承担单位拨付资金,不得额外增加承担单位的负担。承担单位及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要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技和教育资金预算执行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18〕96号)等要求,做好资金支付管理、公务卡管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等相关工作。
2017年时,有人曾对ofo的成本进行过一项估算。根据估计,当时每辆单车每天的运营成本约在1.5元左右,折旧成本为1元,加上损坏、遗失等问题,每辆车的运营成本应该在3元以上,相对于校园运行阶段,平均成本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此外,由于扩张过快,每辆单车的日使用频率却大幅降低了,据估计很多地方的单车每天使用不到2.5次。如果这一估算属实,那么ofo的租金就完全不足以弥补其成本,即使考虑押金每天带来的利息,情况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ofo的扩张其实就是扩一辆、赔一辆,铺得越多、赔得越多。然而,似乎直到最近,戴威及其团队才发现了这一问题,宣布将运营成本压缩到0.2元。我不知道这一数据是否属实,但即便属实,每辆车每天的总成本也会在2元上下,对于日使用率不断降低的ofo而言,收益能否覆盖成本,依然是一个疑问。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其目前的市值也不允许其沦落为真正的“壳资源”。例如,截至4月26日收盘,盐湖股份、中原特钢(002423.SZ)都是百亿市值,*ST雏鹰的市值仍有85亿元。因此,在部分上市公司眼中,今年被“披星戴帽”恰似年初所爆出“业绩雷”的副作用。
为什么很多人害怕人民币“破7”?心态别崩,央行火线回应了!今天,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双双破7!其实7和6.9或者7.1,它们之间的差别,最重要的是一个心理价位和市场行为。不过,今天央行火线回应: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一)一道被忽略的算术题当ofo还是一个校园创业项目的时候,有一位网友就曾在北大的未名BBS上对其商业模式提出过质疑。他对ofo的运营成本进行了测算,认为每辆车每天需要投入的管理成本大约在3元左右。根据他的观察,每辆车的日周转率在6次左右,按照当时每次使用费0.5元计算,每辆车的日收入就是3元,和管理成本持平。如果考虑到破损、遗失等问题,运营ofo就会亏本。那么,ofo是否可以通过涨价来实现盈利呢?在他看来,这种可能并不大,理由是:只要花几十块钱就可以在北大买到一辆还算不错的二手车,因此涨价只可能造成用户流失,而不可能增加利润。根据这一测算,他得出结论:作为一个商业项目,ofo不会成功!